哇叽小说 > 青春校园 > 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

120-126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小说www.wajixiaoshuo.com提供的《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》120-126(第7/9页)

,徐瑛第三次生产。

    月子里,她裹着狐裘在暖阁看书。

    三个女儿都在她榻上睡着。

    侍女进殿禀报:“主子,太后送来侧妃人选。”

    徐瑛放下手中书卷,暖阁中暖意融融,她心里头泛着丝丝冷意。

    什么青梅竹马,一生一世一双人,都是假的,假的!

    “瑛儿,”恒王匆匆赶来,“母后也是为了延续香火”

    “香火?”徐瑛冷笑,她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起身,“要我与他人共侍一夫?做梦!”

    赵礼伸手欲拦,“本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,纳一个侧妃传承子嗣而已,你又何必生这么大的气?”

    徐瑛没有在应他一句,带着三个女儿对贴身侍女说道:“备马车,回徐府。”

    回到徐府后,她将小女儿取名徐姄,上了徐家的宗牒。

    不等到出了月子,徐瑛便抱着孩子跑到皇上跟前,要同恒王和离。

    恒王与徐瑛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,他心中对徐瑛的情谊绝非虚假,可母后的命令他也不愿违背。

    徐瑛心意已决,无论恒王怎么劝说,都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此时的大周律法,早已在坤和六年又进行了更改。

    律法明确规定,不许男子三妻四妾,只允许一夫一妻。

    倘若男子想要纳妾,原配妻子有权申请和离,而夫家不得阻拦。

    赵祈自是同意了徐瑛的请求。

    到了坤和十六年,侧王妃不负太后所望,顺利诞下一名男婴。

    太后满心欢喜,亲自赐名赵天祚。

    这名字寓意深远,“天祚”二字,似乎蕴含着继承王位之意。

    臣子们见皇帝对此并没有反对,心中不禁又开始暗自揣测,难不成皇上是在等这男婴继位?

    坤和十七年,塞外的秋风裹挟着肃杀之气,西夏的铁骑再度肆意践踏大周边境。

    赵祈本意想让韩木兰带兵前去平叛此事。

    赵礼却主动请缨,请求奔赴前线。

    思索再三,最终赵祈点了头,应允了恒王的请求,拨给他两万精锐兵马。

    为保万无一失,又特意任命徐岩鄂担任军师,随恒王一同出征。

    战场局势瞬息万变,西夏军队狡诈多端,恒王一意孤行不听徐岩鄂劝阻,中了埋伏。

    一支利箭直直射中他,箭头刺入经脉要害。

    尽管将士们拼死相救,将他送回营帐救治,但因伤势过重,回天乏术,恒王最终命丧黄泉,年仅二十四岁。

    京城之中,太后听闻这一噩耗,只觉天旋地转。

    她瘫坐紫檀椅上,泪水夺眶而出,整个人瞬间苍老了十几岁,仿佛一夜之间化作了风烛残年的老妪。

    往昔恒王承欢膝下的画面,如走马灯般在她脑海中不断浮现,可如今却天人永隔,怎能不让她悲痛欲绝。

    赵禅见母后如此悲戚,心疼不已,时刻陪在太后身边,日夜悉心安慰。

    但太后心中对过往之事心结难解,即便如今身边只剩赵禅这一个女儿,她仍沉浸在痛失爱子的巨大哀伤中,难以自拔。

    常常对着恒王的画像发呆落泪,往昔的威严与强势早已消失不见,只留下满心的凄凉与悲苦。

    坤和二十二年,这一年,赵祈三十有七。朝臣频繁奏请册立储君以安社稷。

    徐瑛长女赵妘十岁,次女赵姮九岁,三女徐姄七岁。

    恒王独子赵天祚五岁,养于太后膝下。

    三姐妹常侍于赵祈与褚淳贤左右,赵祈有意从中择储,早年因姐妹三人年纪尚幼未能定下来,现在她到了这个年纪必须得选一个人做储君了。

    御花园的花开得正艳,赵祈与褚淳贤在亭中对弈。

    赵妘在旁研墨习字,赵姮在和郑滢摔跤,徐姄蹲在地上逗蚂蚁。

    “这三个孩子,”赵祈落下一子,“你觉得谁最合适?”

    “姄儿,徐岩鄂是要她撑起徐家门楣的,徐玟和齐明薇是不可能留下子嗣的,徐岩鄂将徐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姄儿身上了。”

    赵祈微微点头,“这孩子眼下年纪小,于情于理,都不能越过她两个姐姐。再看姮儿,她和滢儿几乎是跟着郑宓在军营长大的,整日舞刀弄棒,生性不受拘束。若让她登上皇位,这性子,怕也难在这规矩繁多的朝堂周旋。”

    褚淳贤轻轻笑着,带着几分了然,“你心里应是早已有了决断了!”

    “妘儿心思细腻,又得你我和徐玟悉心教导,学识、品性皆属上乘,应是最合适人选。”

    赵祈此时微微皱眉,神色间难掩忧虑,又继续说道:“可她自幼诸事顺遂,未经世事,心地过于纯善,难免心慈手软。朝堂之上,人心难测,我实在怕她遭奸人算计利用,以她现在的性子,怕是难以招架,不仅自身难保,还可能危及江山社稷。”

    褚淳贤知晓她又是想起了前世之事了,劝慰道:“你这倒有些杞人忧天了。她如今才十岁,再有几年,性子定能磨砺得更为坚韧。身边有你这位明主言传身教,又有徐玟那样通透聪慧之人在旁提点,定能成长为足以担当大任的储君。再者说,咱们大周如今朝堂安稳,人才济济,诸多忠良之臣也会尽心辅佐,哪能那般轻易就让奸人得逞。”

    “爱妃说得在理。”赵祈笑道。

    永寿殿内,太后抚着孙儿的手,见他眉目肖似恒王幼时,轻声道:“你父王若在,必教你骑射治国。”

    赵天祚攥着祖母的佛珠,奶声奶气道:“孙儿要像父王一样当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太后将他揽入怀中,“你要做皇帝,完成你父王的遗志。”

    第126章

    坤和二十二年。

    赵祈于紫宸殿颁布诏书:朕今立赵妘为储君,望诸臣工悉心辅佐太姒,共护大周基业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徐玟接下太姒太傅的任命,一场关乎王朝未来的布局,悄然落定。

    几位年迈的老臣,上前一步,拱手作揖,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:“陛下,恒王殿下的小世子赵天祚亦是皇室正统,或许亦可为储君人选。”

    一位年轻女官柳眉倒竖,杏眼圆睁,刚要开口驳斥,却被赵祈抬手制止。

    赵祈缓缓抬眸,目光扫过这些老臣,声音冷若冰霜:“储君已立,诸位当一心辅佐太姒。赵天祚年仅五岁,如今连大字都不识几个,若立他为储君,难道你们是想让朕效仿先皇,设立辅政大臣,再重演一场如高太傅那般的逼宫篡位闹剧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,众人皆感受到皇帝话语中裹挟的凛冽杀意,仿佛下一秒,殿外的侍卫便会冲进来,将这些忤逆之人拖出去问斩。

    老臣们纷纷低下头,不敢与赵祈对视。

    这些年来,赵祈勤政爱民,将大周治理得井井有条,朝堂上下呈现出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。

    可此刻,她那狠厉的眼神,却让众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坤和三年,菜市口那血流成河的恐怖场面。

    那时,是因高太傅妄图逼皇帝退位,无数人头落地,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。如今旧事重提,怎不让人心惊胆战。

    近些年来,随着赵祈推行女子科举等新政,朝中女官数量日渐增多,她们凭借自身的才学与能力,在朝堂上站稳脚跟,逐渐挤压了男子在官场的位置。

    照此趋势发展下去,或许用不了多久,女子为官的数量便会超过男子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哇叽小说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哇叽小说|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