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叽小说 > 古代言情 > 人下人巧善

【全文完结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小说www.wajixiaoshuo.com提供的《人下人巧善》【全文完结】(第3/5页)

浅,当然拿不准。还照先前说的那样,十八你再进来给我看看。你是自己人,谁也比不上你。”

    “找个老大夫来瞧吧。”徐风芝坐下又站起,急得手足无措,回神后忙改口,“西辞说得对,那些人靠不住。小五,还是你来吧,十五,不,不,十二进来,就说我眼疾又犯了。千万别说出去,对她不好。”

    赵西辞握住她的手,笑道:“有就有,没有就没有,你别着急上火,以后要你操心的事还多着呢。你先忙大事,把女官选了,宫里这么多珍本孤本,摆在那浪费。好书就该传诵天下,留在皇家是明珠蒙尘。早些安排她们去看书,选了好的来抄,我们再做评判,挑出几个有眼界的领头人,往后就省事了。”

    小五不明就里,好奇道:“抄了是要送去国子监吗?”

    “不惯着他们,送出去印成普本,让天下人都能读。”

    有了正经事可做,还是为国为民的大事,徐风芝意气风发,笑道:“你放心,娘娘

    太后,把事委托给皇后太后,分散仇恨,也是尊重她们。

    已经应准了,传了旨意下去,明日我就办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赵西辞指着小五,又说,“女医官的事要从长计议,你先捐些银子给她,把招医女和医本的事交代下去,愿意来学的,来教的,献药方的,都给钱。她品阶低,又受排挤,有了你的旨意,才好办事。等她们学成了,再分派到各地官衙为百姓造福,这事就交给皇上去办。”

    从古至今,县衙除了官媒婆,就没有女人当差的例。

    徐风芝迟疑片刻,还是点头应了。她也有过身上不好,却不敢明说的经历,虽然离经叛道,但确确实实是在做好事,该做!

    皇城一片祥和,南边各地还在养战后带来的创伤。

    每年冬天都要冻死些老人,丧事费钱。春天多病,请医问药的花费是个无底洞。春耕要粮种,赊不到,欠账还不起,那就只能卖女儿。

    这样的地方需要他,也需要小学堂。

    宅子不贵,买人更是便宜。生得普通,又没技艺的小姑娘,只能卖作粗使丫头,几两银子就是一辈子,幼龄的更低。有些人生怕她们不要,一两银子卖一个,还愿意再搭一个小的。

    当年买她那二十两,至少有一半是太太的慈悲。

    唉!

    即便有他跟官府打交道,担心请来的人暗地里苛刻,还得是自己人来管。走一个地方,身边人就要少两三个。一路往南,到鋈州时,身边只剩了青桃和阿代。

    近乡情怯,她时常出神。

    他要安慰,她反过来劝他:“这是好事,她们都是心甘情愿为这事出力,将来会有人记得她们的功劳。也不是不能见了,回程再见一见,时候一到,要领着学生往北往南,又能碰头。等到没人反对,能做大了,再集合到一起办大学堂,就能时时相见了。”

    她能想通就好,他笑着提起另外两件事:梅珍和秀珠特意搬回了城里,等着和她会合。家康打听到了青杏的去处,那家早就落魄了,没花多少钱就买下了她。

    这是大好的消息,她丢开算盘,有了兴致看外头。

    定江城连遭几劫,老了许多,城墙上看得见的破损也没见修补。街道上来往的人不少,但各样铺子都冷冷清清。

    一路往前走,总能看见角落里跪着插草标的人,一根的多,两根的少见,三根的没有

    定价三档。一根代表贱卖,两根是有靠得住的本事或技艺,三根要很牛逼才敢插。

    这一趟路就买下了三个小孩。

    他先送她去小杂院,院子里有阿代和家康,再留亲兵守外围,这样才安心去官衙办差。

    姐妹相见,先哭后笑。

    小柔儿长成了大柔儿,是个壮实的小姑娘,原本敦实的小老虎抽条了。

    柔儿知道这是给自己买新衣、买肉吃的干娘,喊得沁甜。

    梅珍拍着柔儿的肩,颇为自得,“王干娘,你仔细瞧瞧,我没亏待她吧?”

    巧善搂着孩子笑。

    秀珠的女儿不到半岁,醒来后,大眼睛一直追着巧善看。

    几人藉机逗趣是因为巧善最好看。

    巧善高兴,拔下这一对簪子,分送给她和柔儿——小孩必定是喜欢这些亮晶晶的东西,才跟着看。

    青杏比从前更瘦,变得木讷,像个外人似的,缩在角落照看秀珠的儿子,不敢往这瞧。

    巧善深知她在家的日子必定不好过,心疼不已。

    不是没想过要帮她,可那时青杏还对家人有眷恋,不愿意赎出来。他们不能强人所难,只好作罢。好在青杏还小,没有诱人的姿色,才不至于被她们卖给人糟践。

    梅珍和秀珠邀上青桃一块去灶房预备午饭,巧善留下青杏说话。

    “青杏,你愿意跟着我们去北边吗?上学,做活,都行。”

    青杏毫不犹豫点了头,噙着泪说:“只有你真心疼过我,对不起,那时辜负了你的心意。我信了我娘的鬼话,以为她真的长久替我操心。她说我收着不好,会被祖母搜刮走,把你给我留的衣裳和钱都哄走了。她和祖母大吵了一架,我才知道她一直在赌钱。她跟我说日子不好过,都是祖母刻薄,偏心。祖母跟我说我命不好,是我母亲不积德。其实我知道,家里没一个好东西,我爹不直接使坏,可他也没做过一件好事,冷眼看着我受欺凌。我饿肚子的时候,兄弟们只管埋头吃肉喝酒。巧善,我知道错了,以后一定好好干活,报答你的恩情。”

    巧善走上前,把她搂在怀里,柔声说:“把他们都丢开吧,往后过自己的日子去。你勤快能干,必定能把自己养好。方才买回来三个小孩,她们什么都不懂,你帮忙教一教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你累了吧,先躺一躺。”

    巧善确实累了,腰背都酸痛,头也有些晕。

    赶了大半年的路,没有过这样的事,今儿只走了小半天,这就受不住了。

    青杏倒了热茶给她喝,再扶着她进屋歇下,特意把炭盆挪到桌下,免得烟气熏到她。

    “这里买不着好炭,只有这样的。”

    巧善笑答:“不要紧,当年没有炭的时候,我俩挤一个被窝,也是暖烘烘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!”

    “别在家禾面前提起,他会吃醋。”巧善笑着叮嘱。

    青杏也笑,小声问:“我该称呼大人,还是侯爷?方才我有些怕,没叫人,失礼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那样的事,家里人都叫三哥三嫂。青杏,你坐过来。”

    巧善握住了她的手,青杏用另一只手帮她掖好被子,小声说:“睡吧。”

    梅珍进来探看,青杏小声和她说了,梅珍是急性子,当即出去找家康,让他赶紧去找大夫。

    随行的人里就有新招来的大夫,家康马上打发人分两路去找大夫和大人。

    赵家禾先到,直奔里屋。

    掌兵的人,身上有一股肃杀之气,不怒自威,比当年的禾爷更吓人。

    青杏有些慌,结结巴巴。

    赵家禾和和气气说:“你去看看大夫来了没有,再叮嘱她们煮些参茶,红漆的箱子里有。”

    大夫来的时候,她还在睡,手心有潮汗。

    大夫说不要紧,她睡一觉起来,也说没事,大家仍不放心。

    赵家禾想起她的心事,忙完公务,就陪她去真元山祭拜太太,再是小英。

    回来后,她的精神果然好了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哇叽小说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哇叽小说|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